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作为麻花传MDR免费版的“龙头专业”,以其鲜明的特色、国内前列的专业建设水平及优异的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近年来,该院以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为牵引的航空机电设备专业群抱团发力,以“双一流”为标准,向着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大国航修工匠的目标奋力起飞。
以特色为核&苍产蝉辫;铸一流专业
长期以来,长沙航院以国家航空产业战略部署和公司实际需求为导向,立足军队航空修理,面向地方航空产业,专注于航空职教特色发展之路,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细化细分专业,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航修领域打造出以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为代表的一批优质航空特色专业,逐渐形成颇具影响力的航修专业群。
作为该院的老牌优势专业,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先后被国家和地方评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湖南省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军队定向培养士官专业;飞行器维修实训中心被列为湖南省飞机维修重点实习实训基地。日前,与加拿大卡纳多文理学院合作举办“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获湖南省教育部门批准、国家教育部门备案,今年正式开始招生,单招火热报名中。
在不断锤炼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的育人品质的同时,该院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原则,充分发挥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引领作用,集聚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12个专业及方向,成立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2015年,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被评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
为进一步对接产业,促进产教融合,2013年,该院与军队修理装备公司、中航工业公司、航空类科研院所等单位组建了军政行企校五方联动的全国首个“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称“协同创新中心”),现有88家理事单位加盟;2016年,牵头组建湖南省通用航空协会(简称通航协会),省内33家通用航空单位加盟;为航空机电设备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16年,全国航空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长沙航院成立,并被选为主任委员单位。该院将勇于担责,敢于创新,牵头组织申报国家级别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认定)项目、申报开展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申报国家级别教育教学改革专题项目和2017年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
对此,该院院长朱厚望欣喜地表示:“这是对我们学院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实力的认可,也为今后以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为核心的航空机电设备专业群加强产学研融合,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搭建了一个更宽阔的平台。”
以大师为领&苍产蝉辫;塑一流师资
“一流专业的建设需要一流师资来实现,学院将尽更大力量吸引高层次人才。同时,只有树立以投资理念、投资效率和产权概念为基础的教师队伍管理理念,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长沙航院党委书记陈勇恳切的话语充分体现了该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办学理念。
该院从文化入手,倡导“能本乐业、经世致用、重技崇学、严谨务实、开放融合、竞争图新”的核心价值,培养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锻造“大师引领、骨干支撑、专兼结合、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双师教师队伍。
该院大力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聘请掌握航修前沿技术与关键技术的专家成立“大师工作室”,发挥传帮带作用,引领飞行器维修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日前,首批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已顺利组建,邹利民、谢卫华、舒毅、彭朝荣、朱有富、黄登红、宋福林等7位大师成功入驻。在民航维修大师彭朝荣高工的带领下,完成了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基础执照培训机构(颁颁础搁-147部)、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考试中心考试考点(颁颁础搁-66部)的建设和认证;在军队航修大师邹利民、朱有富高工的带领下,对飞机维修实训中心等航修专业实训场所全面推行推行基于“6厂”的实践教学管理星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双提高。
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大力推行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制,选拔专业水平突出的副教授以上的骨干教师,培养为学校专业带头人;聘请公司教授级高工成为公司专业带头人,发挥其紧跟前沿飞机维修新技术优势,担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践工作。该院还通过与国际一流公司及科研单位合作、交流等方式,逐步提升骨干教师课程建设能力和应用技术研发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参与教研教改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该院还聘请航修公司的业务领导为客座教授,聘请公司“教授级+能工巧匠”的技术专家,并建立公司兼职教师库,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此外,该院还积极推行以赛促教。2014年以来,飞行器维修专业学子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赛项,先后获国家二等奖、叁等奖12人次;承办某军航空修理系统第四届技能大赛,在飞机导管标准施工和精密测量赛项获优异成绩。
以工匠为魂&苍产蝉辫;育一流人才
长沙航院从思想教育入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具有“敬仰航空、敬重装备、敬畏生命”航修精神和“零缺陷、无差错”职业素养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具有工匠魂的航修人才。
依托协同创新中心、通航协会,该院不断创新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其中,与某军5701厂、深航等十多家单位开展了人才订单培养;与某军5702厂合作探索了“叁元制”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立项国家教育部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项目;为空军、海军定向培养了直招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士官等。全面推进与公司合作,组建了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课程开发团队,不断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依据《空军航空修理系统从业资格》《中国民航颁颁础搁-66部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考试大纲》等军队和民航职业标准,构建了“能力进阶,军地两用”的课程体系,重点打造了《飞机机体结构修理技术》等6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该院积极引入资源,与空军、海军航空修理工厂等20多家理事单位合作共建了飞机维修(发动机)等4个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校内实训中心、实训室,45个校外实训基地,学生的实训条件得到极大提高。与湖南通联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长沙捷联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实现真正的“校中厂”,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真实地参与通用飞行器维修实践。所有实训场所推行基于6厂的实践教学现场星级评价管理,将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融为一体,提高了教学质量,也让学生养成按规定做事、注重细节的良好品质,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赞扬。
以应用为基&苍产蝉辫;拓一流服务
长沙航院充分发挥专业、人才、资源优势,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承担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任务),联合进行新材料应用、新技术攻关、新工艺革新;并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应用,有效加快了技术进步成果传导和转化应用,为航修产业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教研团队在空军首席专家湛建平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的带领下,顺利完成了《飞机结构中碳纤维层合板低能量冲击损伤修理技术研究》等5项空军科研课题的申报与验收。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先后承担科技攻关项目27项,主持地方和军队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和公司技术服务项目36项。校企合作开发的多个项目已在空装修理系统单位等推广应用,为军队航空修理和国防工业在科技开发与技术合作上提供了很好的助力。熊纯老师主持的“飞机维修专业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成果斩获省级教学成果大奖,为学校赢得了众多荣誉。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教学团队主持、参与制定空军装备修理公司职业标准、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和职业分类目录35个,构建了航空修理从业人员资格控制与教育培训标准体系。根据空军军援军贸项目发展需要,强化与航空装备修理公司、中航集团的合作,为援助国家提供质量体系和管理体系标准文件。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依托该院作为全军装备修理工厂干部培训基地、国家和省级中高职师资培训基地、颁颁础搁-147部培训机构、颁颁础搁-66部执照考试考点,积极开展公司员工培训,拓展部队机务士官培训,并以军队职业技能鉴定为基础,拓展全军装备修理和机务人员培训业务。近叁年,完成了哈飞集团、株洲331等8家单位飞机维修专业新进员工中短期脱产培养,完成航空修理系统首届公司培训师培训、湖南通发等多家公司飞机维修专业师资培训,共计举办20余期各类培训班,累计为国内外航空公司、院校培训5754人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为公司完成1073人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无论是“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还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高职院校都是其中重要的力量。麻花传MDR免费版以“双一流”的标准建设“以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为牵引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并拓展到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械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群,既是挑战,更是彰显一流专业群实力、迈向一流高职院校的良机。(张少利&苍产蝉辫;王丽英&苍产蝉辫;王婧妮)
相关链接:《中国教育报》-2017.3.30